Search

三立消失的國界

  • Share this:


📡天文學家的屋頂,是繁星點點的穹蒼;腳底下踏的,是海拔五千公尺的高原荒涼。🐫

這一集三立新聞「消失的國界」前進智利阿塔卡馬沙漠。沙漠裡藏著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地面型天文望遠鏡計畫—ALMA(由66個電波天文望遠鏡組成的陣列),該望遠鏡採用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ASIAA) 研發的接收機。計畫由東亞、歐洲南天天文臺會員國、北美及智利等22個國家合作,建置在智利北部海拔 5000 公尺之阿塔卡馬沙漠中。ALMA 自2013 年三月起正式啟用,將運轉至少 50 年。

對於天文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看看今晚十一點「消失的國界」—智利阿塔卡馬沙漠!

📺消失的國界 54台 三立新聞
🌟10/29 週六 23:00
🌟10/30 週日 09:55

📡「ALMA小百科」📡

望遠鏡是看宇宙用的人造眼,望遠鏡越大視力越敏銳,可以看得到更暗的天體,並能發現更多微小細節。建造單座非常大的望遠鏡相當困難,且花費不貲。ALMA設計以66座天線形成干涉儀,天線可用不同方式排列,讓ALMA看到不同的細節,其視力和一座直徑達16公里的望遠鏡不相上下,非僅靈敏度極高,其清晰度也非常好,為哈伯太空望遠鏡的十倍。

中研院天文所自成立以來,利用臺灣之優秀電子工程技術,發展電波天文儀器。經歷二十年來努力,從學習階段逐步提升到國際領導地位。ALMA望遠鏡即採用天文所研發之接收機。73套接收機將由天文所與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航空研究所合作製造及整合測試,提供天文學家觀測研究各項關鍵性的課題。

坐了六七小時的巴士,半夜一點抵達阿塔卡馬沙漠裡的觀星小鎮,離ALMA(由66個電波天文望遠鏡組成的陣列,的英文縮寫)還有最後幾哩路。

清晨六點,翻譯先生給帶我們隨身氧氣瓶,他則把通氧的塑膠管掛上鼻,邊開著麵包車直奔海拔五千公尺的ALMA。來不及吃抗高山症的藥,只覺肺活量變小,昏沉欲睡;但接觸地球這 66個看外太空的眼睛,面對荒蕪之巔、地質條件最像火星的"月亮谷",我們帶回最寶貴的畫面和難忘體驗。

消失的國界 54台 三立新聞
10/29 週六 23:00
10/30 週日 0955


Tags:

About author
這裡是由【中央研究院媒體小組】經營的平台,作為中研院好朋友們交流互動用,幾點注意事項還請粉絲們彼此提醒喲! *發文請盡可能與學術研究、學術活動相關,勿濫用平台打廣告。 *有疑慮要發問,請保持基本禮貌,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 *歡迎各種評論,但禁止謾罵或人身攻擊等,違者將隱藏、刪除貼文或封鎖帳號。 *有非關本文的意見,請善用「塗鴉牆」或「私訊」,發文下明顯不相干留言將隱藏或刪除,保持版面一致性。
中央研究院官方粉絲頁
View all posts